月餅
美味的月餅是我們大多數(shù)在八月十號都不可缺少的一樣美食,小小的月餅代表的我們對家人的思念之情,特別是遠在外面的家人不能與我們團聚時,那古代時的月餅是怎么樣的呢?下面就和品沃一起了解一下吧。
相傳元朝時,中原廣大人民不甘受蒙古人的殘酷統(tǒng)治,紛紛起義抗元。朱元璋欲聯(lián)合反抗力量,但元兵搜查嚴密,苦于無從傳遞消息。所以劉伯溫便想出一計策,命王昭光制造餅子,將寫有“八月十五夜起義”的紙條藏入餅子里面。再使人分頭傳送到各地起義軍中,通知他們在八月十五日晚上起義響應。因而一舉推了翻元朝,為了紀念這一功績,因而中秋吃月餅的習俗也就傳了下來。特別在東北地區(qū),有“八月十五殺達子”的說法。
月餅
八月十五中秋佳節(jié)吃月餅可以說已經(jīng)成為了咱們國人的一種習慣,那大家知道古代的時候月餅是什么樣的嗎?月餅這個詞是怎么來的呢?下面就和品沃一起了解一下吧。
月餅一詞最早見于南宋吳自牧《夢梁錄》中,那時的月餅是菱花形的,和菊花餅、梅花餅、五仁餅等同時存在,并且是“四時皆有,任便索喚,不誤主顧”。可見這時的月餅,還不只是在中秋節(jié)吃。至于月餅這個名詞的來歷,已無從考證。但是北宋很有名的文人蘇東坡留有“小餅如嚼月,中有酥和飴”的詩句,或許這是月餅這個名稱的來源以及月餅做法的根據(jù)。
對于月餅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它是咱們國人的熟知的一種小吃,八月十五吃月餅已經(jīng)成為了一種習慣,小小的月餅有大大的意義,它代表人們對團圓美好的向往。下面咱們就一起了解一下古代的月餅的一些故事吧。
月餅是古代中秋祭拜月神的供品,沿傳下來,月餅 便形成了中秋吃月餅的習俗。月餅在中國有著悠久的歷史。據(jù)史料記載,早在殷、周時期,江、浙一帶就有一種紀念太師聞仲的邊薄心厚的 “太師餅”,此乃中國月餅的“始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