紙質檔案數字化是高速發(fā)展的信息時代給檔案工作帶來的一項新內容,在推進過程中不可避免會遇到一些新情況、新問題。
(編碼:057426859090) 1.如何更加科學確定數字化范圍,除了考慮檔案重要程度、破損情況、利用需求等,是否還要結合數字化工作進度、工作量以及數字化績效等實際情況綜合考慮。
2.數據質檢與準確率問題。面對數以百萬級甚至千萬級的目錄和圖像數據,即使實施全程管理、盡{zd0}努力提高抽檢比例,也難免會掛一漏萬。在合理安排年度工作量的前提下,如何提高數據準確率,需要進一步摸索、研究和總結推廣。
3.數字副本的法律地位問題。目前,我國尚未啟動有關數字副本法律認可性的法規(guī)標準的制定工作,現有標準均沒有明確的相關條款,通過實踐證明《信息與文獻——文件檔案數字化實施指南》以及澳大利亞等國的先進標準具有科學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因此,應該參照這些標準并結合我國的具體實踐著手制定有關標準,用于規(guī)范數字副本制作的全程管理與技術要求??偨Y省檔案局館在這方面的做法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實施數字化對象審批制,用以記錄數字化項目授權信息,證明數字副本來源的合規(guī)性;
(2)建立并歸檔保存規(guī)范的數字化工作文檔,記錄、審核數字化項目全過程管理信息;
(3)完整掃描關于同一項業(yè)務活動的往來文件,以及一份文件的正本、定稿、公文處理單、重要修改稿等,確保數字化對象及其來源信息的完整性;
(4)jq復制、準確標識,以文件級檔號及件內頁面流水號命名數字副本,以彩色JPEG格式存儲源版數字副本,完整記錄檔案原件頁面原有內容,包括斑點、破損頁邊等頁面信息;
(5)通過數字化元數據記錄紙質檔案數字副本的技術參數與生成背景;
(6)通過先期制定數字化工作方案,結合現場監(jiān)管、按比例抽檢、分階段驗收等方式,實施數字化成果的質量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