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天王的形象有多種,在《陀羅尼集經(jīng)》中記,他左手持矟,右手執(zhí)赤索,其余與持國天王大致相同。在《般若守護十六善神王形體》中,廣目天身紅色,一面二臂,目圓而外凸,頭戴龍盔,身穿鎧甲,右手捉龍,左手托塔,于諸佛凈土壇城中,守護西門之職,主懷愛。因其為金翅鳥所化,能鎮(zhèn)伏龍王,故右手捉龍,表風調(diào)雨順。
西方廣目天王,身上纏著,有的時候是一條蛇,蛇跟龍都是一樣的意思。表變化!我們常說:[神龍見首不見尾]表示著這個世界物質(zhì)現(xiàn)實的社會,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是變化無常、變化多端,一定要把他看清楚,才能夠從容應(yīng)付。龍表示的就是這個意思。
![](http://zs1.img-/pic/168253/p14/20161221165257_4576_zs.jpg)
![](http://zs1.img-/pic/168253/p14/20161221165256_4904_zs.jpg)
四大天王是佛教的護法神,(與四大金剛不同:五臺山秘魔巖神通廣大潑法金剛;峨眉山淸涼洞法力無量勝至金剛;須彌山摩耳崖毗盧沙門大力金剛;昆侖山金雫嶺不壞尊王永住金剛)又稱護世四天王,是佛教二十諸天中的四位天神,位于娑婆欲界一重天。一重天又叫四天王天,位于須彌山山腰的四座山峰上。四大天王的塑像,通常分列在佛寺一重殿的兩側(cè),天王殿因此得名。四大天王分別是:
東方持國天王,名多羅吒,居須彌山腰東,黃金為地;
南方增長天王,名毗琉璃,居須彌山腰南,琉璃為地;
西方廣目天王,名毗留博叉,居須彌山腰西,白銀為地;
北方多聞天王,名毗沙門,居須彌山腰北,水晶為地。
![](http://zs1.img-/pic/168253/p14/20161221165344_4708_zs.jpg)
![](http://zs1.img-/pic/168253/p14/20161221165359_5016_zs.jpg)
![](http://zs1.img-/pic/168253/p14/20161221165400_5019_zs.jpg)
![](http://zs1.img-/pic/168253/p14/20161221165401_4691_zs.jpg)
佛門一切設(shè)施、供養(yǎng),處處都是提醒、教育自己啊。佛菩薩不聞、不也不吃,什么都不要?。≡僬?,[佛燈]表智慧、光明,[香]表戒定真香。沒有一樣不是表法的,沒有一樣不是在教育,現(xiàn)在學佛的人,對這些教育意義,統(tǒng)統(tǒng)不知道。為什么要燒香?為什么要供奉這些東西?都不知道啊,所以信佛統(tǒng)統(tǒng)都變成迷信。社會上有人批評學佛的人是[迷信],更有人說學佛的人都是神經(jīng)病。他說得沒錯啊!多少學佛的人真沒有弄清楚啊。如果自己清楚了,再跟他們講解清楚,相信他們也要學啊。
![](http://zs1.img-/pic/168253/p14/20161221165357_4705_zs.jpg)
![](http://zs1.img-/pic/168253/p14/20161221165356_4584_zs.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