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能夠治寒、熱、虛和實癥均能獲得杰出的作用,在古已為許多聞名中醫(yī)臨床家所知道。
艾灸的四大作用: 1、溫經(jīng)散熱,行經(jīng)通絡。 2、扶陽固脫,升陽舉陷。
3、泄熱拔毒,消瘀散結。 4、防病健體,延長益命。
艾灸的通常性醫(yī)學效應:艾灸發(fā)作的格外“藥氣”所形成的效應。
艾灸時發(fā)作的“藥氣”由灸位的皮表及隨呼吸被機體吸收,能起到廣譜kj、抗病毒及殺滅微生物的作用,也即是說,艾灸有
直接“去邪”的效應。此外,這種“藥氣”顯著還具醒神和通竅的成效。
艾久堂據(jù)古事例談艾灸的作用:《備急千金要方》有“凡宦游吳蜀,體上常須三兩處灸之,勿令瘡暫瘥,則瘴癘溫瘧毒氣不能著人”。說明艾灸能防止流行癥。《針灸大成》說到灸足三里能夠防止疾病。民間俗語亦說“若要身體安,三里常不干”、“三里灸不停,全部災病息”。由于灸療可溫陽補虛,所以灸足三里、中脘,可使胃氣常盛,而胃為水谷之海,榮衛(wèi)之所出,五臟六腑,皆受其氣,胃氣常盛,則氣血充盈;命門為人體真火之地點,為人之底子;關元、氣海為藏精蓄血之所,艾灸上穴可使人胃氣盛,陽氣足,精血充,然后加強了身體抵抗力,病邪難犯,到達防病健體之功。
艾草堂敘說灸療效果治凍的瘡的辦法
穴道:合谷穴(坐落手背榜首、二掌骨之間,近第二掌骨之中點處)、足三里穴。
辦法:在凍的瘡部分先揉按5分鐘。選準穴道后,點著艾的條,對準已發(fā)或將發(fā)凍的瘡處,各懸灸3~5分鐘,以部分肌膚潮紅
色為度。若凍的瘡在上肢或耳朵,有必要加灸合谷穴3~5分鐘;若凍的瘡在下肢,有必要加灸足三里穴3~5分鐘。用本法連續(xù)艾灸3天,凍的瘡不再復發(f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