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簼h族地方戲曲劇種。流行于上海和江、浙部分地區(qū)。淵源于上海浦東的民歌東鄉(xiāng)調,清末形成上海灘簧,其間受蘇州灘簧的影響。后采用文明戲的演出形式,發(fā)展成為小型舞臺劇“申曲”。1927年以后,申曲開始演出文明戲和時事劇。1941年上海滬劇社成立,申曲正式改稱滬劇。主要有長腔長板、三角板、賦子板等。曲調優(yōu)美,富有江南鄉(xiāng)土氣息,擅長表現(xiàn)現(xiàn)代生活。{yx}劇目有《羅漢錢》、《蘆蕩火種》、《一個明星的遭遇》等?! 麆〕灰魳穪碓从谄纸瓋砂兜奶镱^山歌,經(jīng)過長期的藝術實踐和廣采博取,逐漸形成了其豐富多彩的曲調以及獨特的風格。它既擅于敘事,也長于抒情。為了適應劇情和人物感情的需要,在演唱時巧妙地運用速度的放慢或加快,變化其節(jié)奏、節(jié)拍、調式與伴奏過門等,從而形成了一整套板式,曲調主要分為板腔體和曲牌體兩大類:板腔體唱腔包括以長腔長板為主的一些板式變化體唱腔,輔以〔迂回〕、〔三送〕、〔懶畫眉〕等短曲和〔夜夜游〕、〔寄生草〕、〔久聞調〕、〔四大景〕、〔紫竹調〕、〔月月紅〕等江南民間小調。 長腔長板包括一系列不同速度的板式,因其代表了滬劇的風格,應用廣泛,所以一般稱為"基本調"。在其演變形成的過程中已男女分腔,采用同調異腔方式。女腔為商調式,男腔為羽調式。 另一類板式唱腔,是在滬劇發(fā)展早期即吸收"蘇灘"的太平調、快板、流水等唱腔的音調、節(jié)奏,與滬劇曲調結合衍變形成的。 曲牌體唱腔,多數(shù)是明清俗曲、民間說唱的曲牌和江浙俚曲,另有從其它劇種吸收的曲牌,也包括山歌和其它雜曲。如[夜夜游]、[寄生草]、[四季相思]等。在傳統(tǒng)戲中,多數(shù)情況下只應景應時作插曲性質的運用,有的只在翻牌點唱或電臺廣播中演唱。 滬劇的伴奏樂器,從對子戲時的一把胡琴、一副板和一面小鑼,到40年代時較大的滬劇團已使用五至七、八件樂器伴奏。以竹筒二胡為主(俗稱"申胡"),輔以琵琶、揚琴、三弦、笛、簫等,屬于江南絲竹類型配備,也采用支聲復調手法演奏。后吸收了少數(shù)廣東樂器,使一些江南絲竹樂及廣東樂曲的音調融入唱腔過門中。滬劇的表演藝術,沒有那種配合虛擬夸張的程式動作及伴奏念白的各種鑼鼓點子的運用,打擊樂很簡單,并有在靜場及某些情節(jié)中奏一段民間樂曲作為氣氛音樂的做法。建國后,有的劇團在民樂基礎上吸收了西洋樂器的弦樂、木管樂(有時還有銅管),組成中西混合樂隊;有的還設置電聲樂器,應用復調、和聲以管弦樂技法配器,向新歌劇及電影音樂借鑒,戲劇配樂和劇情緊密配合。與此同時,發(fā)展了前奏曲、幕間曲及貫穿全劇的主題音樂的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