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上或有人認為神仙是可以學成的,長生不老也可以通過努力去做到。也有人認為上壽不過一百二十歲,過去的人和今天的人相同,超過這個壽限的說法,就是妖妄之論了。這兩種說法都不符合實情。請讓我試探著粗略的談一談:
雖然沒有人親眼目睹過神仙,但書籍文獻所記載,以及前史的傳記中,又有較詳細的介紹,神仙是一定存在的!這種人好像承受了特殊的氣,受之于自然,并非積學就能達到的。至于導養(yǎng)得法,以享盡天年,上達千余歲,下至數(shù)百年,也是可以有這種事情的。然而世人都不精通導養(yǎng)之法,所以無人能獲得這么高的壽命。為什么這樣說呢?就好比服用yw以求發(fā)汗,或許有的人不能如愿發(fā)汗;可是愧疚情緒集結(jié)心頭,也會大汗淋漓。再好比整日未進餐,就饑腸轆轆想吃飯;而曾參滿懷悲哀,卻七天沒吃飯都不覺得饑餓。平常人半夜枯坐就會精神低迷想睡覺;而滿懷憂愁的人通宵達旦都不能入眠。用結(jié)實的梳子理順鬢發(fā),喝醇酒使顏面發(fā)紅,也能得到這種效果;而壯士發(fā)怒,就會明顯的改變顏色,怒發(fā)直立甚至可以沖掉帽子。從這些例子來看,精神對于形體,就像一個國家要有君主一樣。精神狂躁于中,形體就會損傷于外,如同君王昏庸于上,國家動亂于下是一樣的道理。
就算在商湯那樣的盛世種莊稼也有大旱的時節(jié),多得到一次灌溉的禾苗,雖然最終免不了枯死的結(jié)局,但必定會枯死得晚一點。那么一次灌溉的好處,當然也是不能輕忽的。然而世人常說偶爾一次發(fā)怒侵害不了自己的心性,一次哀傷傷害不了自己的身體,所以就輕率地放縱自己的情緒,這就象不懂得一次灌溉的好處,卻希望在旱苗上長出好莊稼一樣。因此君子明白自己的形體靠精神而挺立,精神靠形體而長存,深刻領悟到生機容易喪失,也懂得一次過失也會傷害生命的道理。所以他們陶冶性情以保養(yǎng)元神,安定心志以健全軀體,不會讓愛憎憂喜等qy停留在自己的情志意念上,心性澹泊而不沖動,而保持心平氣和的狀態(tài)。再加上用呼吸吐納和服食來調(diào)養(yǎng)身體,使形體與精神相結(jié)合,表里之間都得到協(xié)調(diào)一致。
用田種法種田的人,一畝地有十斛的收成,就可以叫做良田,這是天下人所公認的。殊不知用區(qū)種法一畝地能有百余斛的收成。土地、種子都是一樣的,只是耕種方法不同,就會有如此懸殊的收獲。如果認為經(jīng)商者沒有十倍的利潤,種田者沒有百斛的希望,這是墨守常規(guī)不知變通的認識。吃黑豆多能使人重滯,吃白榆多能令人貪睡,合歡可以解除忿怒,萱草可以使人忘記憂愁,這是愚人智者都知道的常識。辛辣的食物能薰傷眼睛,有毒的河豚魚沒有人養(yǎng),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