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美術教育家羅恩菲爾德提出了以兒童為中心的美術教育主張,他強調美術的教育價值,重視美術創(chuàng)作的過程,主張通過美術創(chuàng)作促進兒童健全發(fā)展。這個美術教育思想被稱為“工具論”。
在我們日常的教學活動中,美術教育也成為重要的輔助課程的工具。兒童對顏色天生的敏感性以及繪畫的不局限性,使得美術教育成為深受幼兒喜愛的課程。在一些教育體制更趨成熟的國家,美術教育發(fā)揮著更加重要的作用。在美術教學中,幼兒想象力的培養(yǎng)更是重中之重,也是開設幼兒美術課程的重要因素。
愛恩斯坦曾經說過的一句話:“想象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了世界的一切。”想象是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翅膀。美術教育具有形象性的特點,這對幼兒思維由具體形象性向抽象邏輯性過度具有促進作用。而在審美活動中,幼兒身心沉浸在一種自由的狀態(tài)中,這就有助于幼兒想象力的發(fā)展。繪畫本身就是一項基于想象基礎上的活動,但是幼兒的想象能力如果不加培養(yǎng)就會產生局限性。這將不利于幼兒適應著重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現代教育。在日常教學實踐活動中,要盡量給幼兒創(chuàng)設一種有利于幼兒想象的環(huán)境,要將美術教育的重點由單純的繪畫轉移到開發(fā)其創(chuàng)造性思維上。這就給圖形創(chuàng)意課程創(chuàng)造了條件。
所謂圖形創(chuàng)意課程是指通過一種形態(tài)的變化將某種社會事物濃縮成一種視覺的符號,標記和代碼,而使之成為一種具有政治、經濟、文化或生活價值的東西,并以此來表現任何主體。簡單的表述就是利用日常生活中能夠見到的普通事物的特性進行相關聯想,并創(chuàng)造出現實中不存在的符號化的圖形。這門課程在現代大學藝術教育中逐漸受到重視,成為設計課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門重要課程。但是這門課程因其對于想象能力的要求比較高,由于我國的教育體制還有一定的局限性,學生創(chuàng)造性思維發(fā)展還沒有完善,所以應用起來有一定的難度。但這并不意味著圖形創(chuàng)意這門課程不能在幼兒教育中應用。幼兒不受現實的束縛,因此幼兒的想象能力往往優(yōu)于成人,而且幼兒可塑性比較強,學習接受新的事物比較快。從這個角度講圖形創(chuàng)意還是可以幫助幼兒開發(fā)創(chuàng)造性思維并且豐富幼兒的想象能力的。而且,它對幼兒的智力發(fā)展也有幫助。
圖形作為一種人與人交流的語言應該被幼兒熟悉,并且能夠學會應用。我們知道,思想、情感、信息都是一種抽象的形態(tài),看不見,摸不著。人們在進行思想情感交流時,需要用一種可以被我們的感官感知的物質形態(tài)來負載抽象形態(tài)的意義,這樣才能實現交流過程。
在闡述圖形創(chuàng)意作為幼兒美術課程的可能性之前,我想先簡單的用一個圖例來進一步說明什么是圖形創(chuàng)意。下圖是一個簡單的鉛筆的圖形創(chuàng)意。左圖是一個鉛筆的原型。鉛筆是細長的、圓柱形的、下面的筆頭是尖尖的。由此特征引申出右邊的聯想圖形,可以變成人字的“捺”,可以變成筷子,可以變成打針的針管,還可以變成鞋帶。這些引申的創(chuàng)意圖形都是在分析過鉛筆的基本特性,將其變化發(fā)展而來的,都沒有脫離鉛筆的原型。
不可否認的是,這門課程具有一定的邏輯性,但對于幼兒,這門課程卻是有其實施性的。首先,圖形的實質是一種視覺符號。所謂符號是指“根據既定的社會習慣,可被看作代表其他事物的任何存在物”,如:交通知識燈中的紅燈代表停止,V字的手勢代表勝利,商標代表了某種產品品牌。如麥當勞的M標志也是一個符號。幼兒繪畫中也會出現大量的符號化的形象。例如,會用簡單的一個圓加幾根直線表示人。( )還有兩個三角形組成的小魚,都是在幼兒心中的“符號”。這樣簡單的圖形就能表達幼兒對于繪畫的基本需要。
其次,從圖形的起源看,最初的繪畫就是符號化的簡單繪畫,這也被視為現代繪畫的{zg}境界。學習圖形創(chuàng)意可以幫助幼兒將簡單的事物抽象化,抽絲剝繭的認識其本質,讓幼兒學會透過現象看本質。從圖形創(chuàng)意中學習歸納和總結可以提高幼兒的學習能力,更能快速提高幼兒的繪畫能力。
{zh1},學習圖形創(chuàng)意課程有助于幼兒了解中國傳統(tǒng)紋樣和圖形。在中國傳統(tǒng)的紋樣中很多都是屬于圖形創(chuàng)意。運用符號化的圖形表達深層的寓意。例如:中國傳統(tǒng)的云紋圖案就是經過高度概括、歸納總結產生的。如果不經過創(chuàng)意訓練,很難產生這樣精煉的精煉的造型。不僅是中國,國外的繪畫頂峰之作也是用簡單的線條勾勒出來的。例如畢加索的立體主義繪畫以及達利的現實主義繪畫。
大學開設的圖形創(chuàng)意課程包括很多方面—解構、單一形態(tài)的想象創(chuàng)新、多個形態(tài)的創(chuàng)新組合、圖形中的空間轉換、圖形的創(chuàng)意表現等。如果讓幼兒進行圖形創(chuàng)意練習,我認為應該側重于想象力的表現訓練。即單一形態(tài)的想象創(chuàng)新這一單元的訓練。分為兩個訓練課程,聯想訓練課程和想象訓練課程。
首先要對幼兒進行聯想訓練。圖形創(chuàng)意的起點—聯想。聯想是圖形創(chuàng)意的起點,為想象尋找處理的素材?!胺乾F實的東西是由一種停留在現實世界之中的意識創(chuàng)造出來的?!眻D形創(chuàng)意中創(chuàng)造的新形象是以現實中存在的物形為基礎進行再造的,而這種基礎物形的發(fā)掘尋找是通過聯想來實現的。
所謂聯想是根據一定的相關性從一個事物聯想到另一個事物的思維過程。聯想可以是由一點出發(fā)呈面狀向四面發(fā)散,如有圓形的形態(tài)聯想到各種具有這一特征的事物:鐘表、表盤、水管的斷面、太陽、風扇、波紋等等;也可以是按意識流從一點開始層層推演以線型發(fā)想,如:從圓開始,到畫圓的圓規(guī)—文具—使用者學生—教室—教學樓—建筑設計師……對于圖形創(chuàng)意來說,這兩種聯想的思路都是必不可少的,在創(chuàng)意指出通過縱橫雙向盡可能地搜尋相關元素,為下一步想象提供更多的選擇。3-5歲的幼兒,對于事物的認識程度還不是很深,因此,線型發(fā)想有一定的困難,因此,可以重點引導幼兒進行面狀向四面發(fā)散聯想,在此基礎上,對于理解能力以及學習能力比較好的幼兒適當的訓練線型發(fā)想。
下面我運用一個例子演示如何引導幼兒進行聯想訓練。聯想的方式分為相似性聯想和連帶性聯想。所謂相似性聯想就是一些表面不相干的事物之間因外在或內在的某種相似之處而形成了一種內在“聯系”,由此產生的聯想成為相似性聯想。細分還可以分成形于形之間的類似聯想。例如:李白詩作《古朗月行》中的“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又疑瑤臺鏡,飛在青云端?!痹铝痢子癖P—鏡子三者之間就是由于白色明亮的圓形這種形態(tài)共性而聯系在了一起。相似性聯想還可以分為形與形之間的共性聯想。例如:鴿子和橄欖枝象征和平,槍支象征戰(zhàn)爭等。
所謂連帶性聯想是指由于事物間在時空上或邏輯上有聯系所形成的聯想。例如:學生聯想到其不離身邊的文具;有閃電聯想到緊隨其后的雷雨;稱離不開砣、船離不開漿都是典型的連帶性聯想。
進行圖形創(chuàng)意訓練首先就得培養(yǎng)幼兒的聯想能力??梢宰鲆恍┖唵蔚穆撓胗柧殻M量從連帶性聯想和相似聯想中找一些比較簡單的,幼兒能夠接受的進行聯想訓練。鴿子象征和平、雷雨想到閃電、船和漿等都可以讓幼兒進行聯想。還有鉛筆聯想到橡皮、冬天聯想到雪等幼兒生活中常見的事物聯想。進行這種聯想訓練首先對于幼兒的智力開發(fā)有很大的幫助,它讓幼兒既能動腦又能豐富生活知識。其次,可以提高幼兒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使幼兒不僅僅局限在視覺感官事物還能學會用腦、用心看事物。
在進行聯想訓練之后就可以開始進行想象訓練了。想象是圖形創(chuàng)意的核心,也是圖形創(chuàng)意課程中比較困難的部分。
想象在心理學上指的是在知覺材料的基礎上,通過對記憶表象進行加工改造以創(chuàng)造新形象的心理過程。在現代圖形創(chuàng)意中想象是在對通過聯想所獲得的素材基礎上進行加工,是以記憶中的表象為起點,借助經驗,按照人的感覺和意圖對素材進行重新加工塑造、建立一個新形象的過程。
想象可以分為再造想象和創(chuàng)造想象。再造想象根據語言描述或現有形狀線索在頭腦中構筑再現相應形象的過程。主要表現在接受信息者的接受過程中,如我們根據一個人的側面想象出他的正面相貌乃至整個人的形象。創(chuàng)造想象作用在創(chuàng)作者的造型過程中,需要對元素進行深入的分析和改造,認知經驗和現實形態(tài)只是一個參照。新形象追求的是從無到有的過程,拉開與現實的距離,已超越現實的形象陳述一定的觀念和信息。圖形創(chuàng)意訓練所需要的就是創(chuàng)造想象的產物。同時在圖形創(chuàng)意中的想象是一種有目的的有意想象,新形象是為了傳達的目的而構建的。
在分析完想象的含義之后,我再闡述一下想象的過程。在進行想象的過程中,{dy}步是對既有元素進行結構,這實際上是對形態(tài)進行分析認識的過程。所謂解構是指對元素形態(tài)進行分解,將其分為特征部分和可塑部分。特征部分是指元素特有的,可作為識別依據的部分,如鐘表的時間刻度、錢幣的筆頭部分,通常來說特征部分在元素的想象重塑中保持相對穩(wěn)定,受眾由此辨識出元素。由于圖形是利用嚴肅的象征性傳情達意,如果手中連元素是什么都無法分辨出來,更談不上對其所指向含義的理解了??伤懿糠质侵冈刂锌梢源竽懜淖儾⒕哂幸欢伤苄缘牟糠?,如鐘表的外形輪廓、鉛筆的筆桿等,對于這些部分要充分挖掘再造重塑的可能性,進行全新的重建,這樣做不僅不會影響元素的識別,而且正是體現創(chuàng)造性的亮點所在。用圖例簡單的表示整個想象的過程就是:
其中過程A B C都是教師和幼兒共同完成,以鐘表為例,首先分析素材(過程A),鐘表的基本特征包括鐘表指針(時針和分針),鐘表刻度,這都屬于鐘表的特征部分。鐘表的輪廓則屬于可塑部分,既在過程B中可以進行解構的部分,鐘表可以是任何輪廓,可以在任何地方,如人的臉,整個沙漠就是一個鐘表,強調沙漠化進程正在djs。對于兒童可以引入童話故事,讓其想象,有一個鐘表形狀的城堡,或者是能夠當鐘表用的小花,這些想象形成的過程,也是幼兒徜徉在夢幻世界的過程。既能讓幼兒感興趣,也能開拓其思維。過程D要建立在過程ABC完成情況較好的前提下,總結前面分析的可塑部分進行過程E想象重塑,讓幼兒通過繪畫的形式表現出來。想象過程完成后,整個圖形創(chuàng)意訓練過程就基本完成了。
整個圖形創(chuàng)意過程分別經歷了聯想訓練(相似性聯想和連帶性聯想)—想象訓練(分析素材、解構、完成圖形、想象重塑)
對幼兒進行圖形創(chuàng)意訓練的目的是雙重的,一是培養(yǎng)幼兒創(chuàng)作圖形形象的能力,包括想象和繪畫表現兩方面的能力,建立起一種全新的視覺想象與呈現的手段;另一個目的,也是意義更深遠的目的則是訓練學生進行創(chuàng)造性的思維,學習如何在面對問題是通過恰當的思維過程多方位的發(fā)掘解決問題的新方法,這也是對幼兒進行圖形創(chuàng)意訓練的根本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