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sj》中的“馬太福音”第二十五章有這么幾句話:“凡有的,還要加給他叫他多余。沒有的,連他所有的也要奪過來?!?973年,美國科學史研究者默頓用這幾句話來概括一種社會心理現象:“對已有相當聲譽的科學家做出的科學貢獻給予的榮譽越來越多,而對那些未出名的科學家則不承認他們的成績?!蹦D將這種社會心理現象命名為“馬太效應”。
社會心理學家認為,“馬太效應”是個既有消極作用又有積極作用的社會心理現象。其消極作用是:名人與未出名者干出同樣的成績,前者往往上級表揚,記者采訪,求教者和訪問者接踵而至,各種桂冠也一頂接一頂地飄來,結果往往使其中一些人因沒有清醒的自我認識和沒有理智態(tài)度而居功自傲,在人生的道路上跌跟頭;而后者則無人問津,甚至還會遭受非難和妒忌。其積極作用是:其一,可以防止社會過早地承認那些還不成熟的成果或過早地接受貌似正確的成果;其二,“馬太效應”所產生的“榮譽追加”和“榮譽終身”等現象,對無名者有巨大的吸引力,促使無名者去奮斗,而這種奮斗又必須有明顯超越名人過去的成果才能獲得向往的榮譽。從這個意義上講,社會的進步和科學上的突破還真與“馬太效應”有點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