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雕出食臺,又稱施食臺、供食臺、出生臺、生臺等,民間俗稱石佛柱。源自佛教施食的典故,后來廣傳于亞洲各佛教寺院,于大殿外施設(shè)一石柱、或一平臺、或一食盤等,以供放加持過的食物、水、香,施食鬼神。至今,多處**宮廟,亦可見之。
石雕出食臺主要是用于盛放食物的用品,擺放在寺廟大殿兩側(cè)。從歷史了解到,曾經(jīng)擺放的食物最早是給叫鬼子母神的佛教弟子使用。可是他的食量是在很大,一直無法減少,常常感到饑餓。是佛陀命令僧人們在吃飯時,施放一些食物在出食臺上,以七粒米或是指甲長的面條,透過觀想及大眾的加持,施食給鬼子母及游走在陽間的眾鬼魂,愿他們都不會饑餓,同得飽滿。
石雕出食臺有各種不同形制、材質(zhì),造型上沒有固定的法制,多以幢型居多。有圓形長柱、四面柱、八角型柱等不同形狀。石柱,可分為上、中、下三部分,上部多見以蓮花造型為臺,中段為石柱,柱上??逃谐鍪撑_,或與施食儀軌相關(guān)的佛號或字句,如七如來(南無多寶佛、南無寶勝佛、南無妙色身佛、南無廣博身佛、南無離怖畏佛、南無甘露王佛、南無阿彌陀佛)、四如來,或南無阿彌陀佛等佛名圣號,或刻「法力不思議」等字樣。有些大型石柱,甚至刻有七尊佛像,或其他吉祥圖案。下部常見以蓮花為底座。有些在臺柱中段處,雕刻樓臺欄,或增加底部四方臺階。最重要者,乃是石柱上方或中段一處,可供平放些許食物之平坦處,有些亦設(shè)有一處可供插香燃香,亦可見香器、香座或香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