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西門塔爾
1:是世界上zm的乳肉兼用品種,目前,世界各國都爭先發(fā)展,現(xiàn)在全世界分布最廣,數(shù)量最多的品種。
一、體形外貌:體型為深寬高大。結構勻稱,體質結實,肌肉發(fā)達,后軀肌肉豐滿,花片均為黃(紅)白花,四肢頭尾均為白色,有六白牛之稱。
二、適應性:適應于四季放牧圈養(yǎng)殖,對草選擇性差,進食快,抗病性強,冬季耐寒,夏季耐熱。舍飼以玉米秸、稻草、農業(yè)副產物為主,補飼年投理以玉米為主,玉米600公斤,占65%,豆餅占20%,其它占15%。
三 生長發(fā)育: 西門塔爾牛在培育階段生長良好,青年公牛在此階段的平均日增重1500g。10月齡時各種公牛的體重為600~750kg,雜種牛的適應性明顯地優(yōu)于純種牛。
二:夏洛來牛有良好的適應能力,耐寒抗熱,冬季嚴寒不夾尾、弓腰、拘縮,盛夏不熱喘流涎,采食正常。夏季全日放牧時,采食快,覓食力強,日純采食時間為78.3%,采食量為48.5噸。在不額外補飼條件下,也能增重上膘。常見病很少發(fā)生, 夏雜一代牛具有父系品種的特色,毛色多為乳白或草黃色,體格大,四肢堅實,骨胳粗壯,胸寬尻平,肌肉豐滿,性情溫馴,耐粗飼,易于飼養(yǎng)管理。今后,應加強本品種選育,防止品種退化,廣泛用于改良本地黃牛,以適應國民經濟發(fā)展的需要。
3:20世紀70年代初,輸入歐美各國,現(xiàn)在世界上許多國家都有該牛分布,屬于專門化的大型肉牛品種。
三:利木贊牛毛色為紅色或黃色,口、鼻、眼田周圍、四肢內側及尾帚毛色較淺,角為白色,蹄為紅褐色。頭較短小,額寬,胸部寬深,體軀較長,后軀肌肉豐滿,四肢粗短。平均成年體重:公牛1300Kg、(單位:Kg) 1974年和1993年,我國數(shù)次從法國引入利木贊牛,在河南、山東等地改良當?shù)攸S牛。利雜牛體型改善,肉用特征明顯,生長強度增大,雜種優(yōu)勢明顯。目前,,黑龍江、山東、安徽為主要供種區(qū),全國供種不足,現(xiàn)有改良牛45萬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