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墓室壁畫,據古發(fā)現(xiàn),具表性的有山西大同馮道真墓壁畫和北京密云縣元墓壁畫,均繪制于元初期。寺觀壁畫是中國傳統(tǒng)壁畫的一種。畫在佛教寺院和道教廟觀的墻壁上。內容一般有佛道造像和故事等。古許多zm畫家,如東晉顧愷之、唐吳道子等,都曾作過寺觀壁畫。山西芮城永樂官的元道教壁畫,山西稷山興化寺的元佛教壁畫,北京西郊法海寺的明佛教壁畫,都是古壁畫中的杰作,至今保存完好。
![](http://zs1.img-/pic/170018/p9/20170105103549_5640_zs.jpg)
繪在建筑物的墻壁或天花板上的圖畫。分為粗底壁畫、刷底壁畫和裝貼壁畫等。壁畫是最古老的繪畫形式之一,埃及、印度、巴比倫保存了不少古壁畫,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壁畫創(chuàng)作十分繁榮,產生了許多zm的作品。我國自周以來,歷宮室乃至墓室都有飾以壁畫的制度;隨著宗教信仰的興盛,又廣泛應用于寺觀、石窟(例如敦煌莫高窟、芮城永樂宮,至今大量保存著zm的佛教壁畫和道教壁畫遺跡。)
![](http://zs1.img-/pic/170018/p9/20170105103557_5200_zs.jpg)
鯉魚跳龍門、傳統(tǒng)生肖畫、新24孝故事、民間故事題材……這些耳熟能詳?shù)墓适?,經內蒙古師范大學國際現(xiàn)藝術設計學院20多位師生10多天時間的創(chuàng)作,生動精致地展現(xiàn)在準格爾旗十二連城鄉(xiāng)黑圪澇灣村的40余戶村民家的外墻上,這些色彩鮮艷繪畫精致的外墻畫在綠樹掩映中別有風采.1月28日,巨型3D畫《地下古城》、《浮橋》亮相重慶三峽廣場,吸引過路市民駐足。沙坪壩區(qū)三峽廣場商圈委員會邀請專業(yè)機構,繪制了《地下古城》、《浮橋》、《蒙拉麗莎》等多幅3D畫。
![](http://zs1.img-/pic/170018/p9/20170105103545_5548_zs.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