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裂縫檢測的一般規(guī)定
裂縫對結構的影響及其嚴重程度首先應根據裂縫在結構或構件上的宏觀分布來判定。結合相應文件、記錄,檢測人員能夠首先對裂縫做出初步評估。
對于不穩(wěn)定的結構構件裂縫,為了從宏觀上準確把握裂縫發(fā)展的趨勢,必須進行持續(xù)性觀測,從而對裂縫的原因和嚴重程度進行正確判斷。
裂縫寬度{zd0}處和裂縫變化{zd0}處一般也是應力最集中的地方,這些部位一般為結構構件相對薄弱的環(huán)節(jié),存在的安全隱患也相對較大。
裂縫寬度沿其長度方向一般是不均勻的,裂縫最寬處布設的觀測標志是為了確定裂縫寬度的{zd0}值;裂縫末端布設的觀測標志是為了觀察裂縫是否沿長度方向繼續(xù)發(fā)展。
裂縫觀測周期若太長,則難以把握裂縫動態(tài)發(fā)展情況及其對結構的危險性,只有準確的掌握裂縫發(fā)展趨勢,才能合理判斷其對結構的影響程度并作出正確的決策,根據工程經驗,裂縫觀測周期一般不超過1個月。
2 混凝土結構、砌體結構的裂縫檢測
目前常用石膏餅測量混凝土結構構件和砌體結構構件的裂縫發(fā)展情況,該方法操作簡單,能夠有效、定性地測出裂縫的發(fā)展情況,若裂縫有持續(xù)發(fā)展,則所貼石膏會有斷裂裂縫,故須補貼新石膏餅以作進一步觀察。
測量裂縫寬度常用工具是裂縫比對卡和讀數顯微鏡。裂縫比對卡上面有粗細不等并標注有寬度的平行線條,將其覆蓋于裂縫上,可比較出裂縫的寬度;讀數顯微鏡是 配有刻度和游標的光學透鏡,從鏡中看到的是放大的裂縫,通過調節(jié)游標讀出裂縫寬度。若裂縫仍在發(fā)展,裂縫寬度值上應標明檢測時間,便于分析裂縫變化。
裂縫深度沿其長度方向一般也是不均勻的,通常情況下,裂縫寬度{zd0}處的裂縫深度最深,故裂縫深度的檢測一般只針對裂縫寬度{zd0}處。鉆芯法和超聲波法是目前應用比較廣泛的檢測裂縫深度的方法,這兩種方法技術比較成熟,測量結果比較準確。
鉆芯法屬局部破損檢測,不便于大面積使用,且不適用于深度較大的裂縫檢測。
超聲波法屬于無損檢測,有著廣泛的應用。對于一般寬厚比或長細比較大的梁板類結構構件,其兩個表面分別位于不同層、房間或室內外,且裂縫深度一般都小于500mm,多采用單面平測法。
附錄A列舉了混凝土結構常見裂縫產生的原因及其分布、形態(tài)特征,這都是根據工程實踐經驗及裂縫調查統(tǒng)計結果所得。其中包括荷載作用下混凝土結構的拉、壓、 彎、剪裂縫,外加變形或約束變形作用下、施工因素引起的結構裂縫。通過對以上裂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