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式
紙燈籠-又稱為傘燈
桂竹:是臺(tái)灣種植最普遍的一種竹子。質(zhì)感堅(jiān)硬有彈性,適合作釣竿、掃帚等器具。
竹篾:將桂竹劈成竹條,稱為「竹篾」。在竹篾上下兩端打洞,并用鐵絲穿起來。
竹頭:在桂竹的竹節(jié)上,刻出凹槽,用粗鐵絲固定,成為竹燈籠的頭部和底部。
作法:
1.將穿好鐵絲的竹篾,安裝在竹頭臺(tái)座上。
2.一根竹篾安裝在一格凹槽上,{zh1}再用鐵絲綁竹頭,成為竹架。
3.
紙燈籠頂住地面,將竹架慢慢往下?lián)伍_,直到變成筒型為止。
4.用手壓折竹篾,調(diào)整燈籠的形狀、彎度和竹篾間的距離。
5.在燈籠上端綁上棉線,以固定竹篾。
6.在竹篾上鋪白色紗布,用漿糊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