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網站:http://
初見奧德賽,觀者的{dy}直覺就是大。不錯,4765mm的車身長度搭配上稍稍顯低的車身高度,讓奧德賽整車從側面看起來就好像是一個身材修長的妙齡女子;不過,如果鏡頭轉向前方,極具個性的前臉設計則透出了工業(yè)設計中凝練、有力的設計風格:細長收尾的車燈如同瞇起眼睛瞄準一般,檢視著前方的路面,下凹并且與車燈一體化設計的前進氣格柵,則凸現(xiàn)出了三道錯落有致的進氣風格。順著車燈內側切線落到底,是一個比較規(guī)矩的四邊形進氣口,毫無遮攔的進口設計,仿佛是要吞噬前方路面一樣,緊緊懸在空中。 奧德賽車尾的設計也算中規(guī)中矩,延續(xù)了從車頭沿伸過來的腰線,車位以一個三角形的車燈作為承接。另外,經過重新設計的車尾,也用一個雕飾著Odyssey的飾條把兩側的尾燈給銜接了起來。可以說,從外形上來講把奧德賽看作一款極具私人個性的商務車毫不夸張。 奧德賽 在奧德賽車內內飾方面的設計上,也如同外觀一樣,透出了新款車型更加科技和前衛(wèi)的理念,多功能的四幅方向盤,在保持了駕駛時較佳手感的同時,也可以讓駕駛員手不離開方向盤就可以掌控一切,冷色藍光顯示的儀表盤,則散發(fā)著一種科技前沿的味道,伴隨著發(fā)動機的輕微顫動,速度表輕微一躍,便讓這臺鋼鐵機器具有了生命和性格。緩緩松開剎車踏板,這個2400CC肺活量的生物便開始了一次旅行。 坐在對身體包裹性相當不錯的座椅中,可以在富裕的空間之內發(fā)揮對駕駛的想象,伴隨著每一次車輪抹過彎角,雙手都可以感覺到路面給車輪的清晰的反饋,即使是前驅的設計,卻一點也感受不到較重的車身帶來的“推頭”的副作用。手中的方向盤在絕大多數(shù)時候都是輕松靈活,隨心所欲。而且,{dy}排乘客堪稱過剩的頭部空間,給了駕駛員很大的自由觀察范圍,大面積的后視鏡也緩解了大車身所難以避免的車輛觀察死角問題。{wy}的問題是,傾斜角度比較大的車頭,讓很多習慣于看著車頭開車的朋友失去了對車輛前方長度的感知,如此一來,這些駕駛者要轉過一些比較狹窄的過道時,估計要稍稍費些時間。不過如果駕駛熟練的話,一般來說駕駛員只需要動動脖子,就可以掌握車輛周圍的全局,并且,可以輕松騰出一只手去操作左邊的車窗或者右邊的控制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