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 稱:金銀花
拼 音:jinyinhua
詳細介紹:金銀花,為中藥材和植物的統(tǒng)稱。植物金銀花又名忍冬,為忍冬科多年生半常綠纏繞木質(zhì)藤本植物。
形 態(tài):忍冬,半常綠藤本;幼枝潔紅褐色,密被黃褐色、開展的硬直糙毛、腺毛和短柔毛,下部常無毛。葉紙質(zhì),卵形至矩圓狀卵形,有時卵狀披針形,稀圓卵形或倒卵形,極少有1至數(shù)個鈍缺刻,長3-5 (-9.5) 厘米,頂端尖或漸尖,陽作仁原創(chuàng)金銀花圖冊(20張)少有鈍、圓或微凹缺,基部圓或近心形,有糙緣毛,上面深綠色,下面淡綠色,小枝上部葉通常兩面均密被短糙毛,下部葉常平滑無毛而下面多少帶青灰色;葉柄長4-8毫米,密被短柔毛。總花梗通常單生于小枝上部葉腋,與葉柄等長或稍較短,下方者則長達2-4厘米,密被短柔后,并夾雜腺毛;苞片大,葉狀,卵形至橢圓形,長達2-3厘米,兩面均有短柔毛或有時近無毛;小苞片頂端圓形或截形,長約1毫米,為萼筒的1/2-植物形態(tài)照(19張)4/5,有短糙毛和腺毛;萼筒長約2毫米,無毛,萼齒卵狀三角形或長三角形,頂端尖而有長毛,外面和邊緣都有密毛;花冠白色,有時基部向陽面呈微紅,后變黃色,長(2-) 3-4.5 (-6) 厘米,唇形,筒稍長于唇瓣,很少近等長,外被多少倒生的開展或半開展糙毛和長腺毛,上唇裂片頂端鈍形,下唇帶狀而反曲;雄蕊和花柱均高出花冠。果實圓形,直徑6-7毫米,熟時藍黑色,有光澤;種子卵圓形或橢圓形,褐色,長約3毫米,中部有1凸起的脊,兩側(cè)有淺的橫溝紋?;ㄆ?-6月(秋季亦常開花),果熟期10-11月。
習 性:原產(chǎn)我國,分布各省。溫帶及亞熱帶樹種,適應性很強,喜陽、耐陰,耐寒性強,也耐干旱和水濕,對土壤要求不嚴,但以濕潤、肥沃的深厚沙質(zhì)壤上生長{zj0},每年春夏兩次發(fā)梢。根系繁密發(fā)達,萌蘗性強,莖蔓著地即能生根。 喜陽光和溫和、濕潤的環(huán)境,生活力強,適應性廣,耐寒,耐旱。在當年生新枝上孕蕾開花。對土壤要求不嚴,酸性,鹽堿地均能生長。根系發(fā)達,生根力強,是一種很好的固土保水植物,山坡、河堤等處都可種植。在蔭蔽處,生長不良。